热处理基础知识总结docx
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,通过加热、保温和冷却的手段,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 属热加工工艺。
1、正火: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 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
中冷却,得到珠光不同的热处理工艺, 可获得不同的组织, 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。 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 属,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,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。
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, 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, 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, 以改变其整
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。 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、正火、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
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, 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, 然后进行缓慢冷 却,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, 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, 或者为 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。
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, 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,只是得到的组织 更细,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,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。
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,在水、油或其它无机盐、 有机水溶液等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。 淬
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, 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 650 C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
的保温,再进行冷却,这种工艺称为回火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“四 把火”,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,常常配合使用,缺一不可。 “四把火”随着加热温度
和冷却方式的不同,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。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,把淬火和高
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, 称为调质。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, 将其置于室温或稍
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, 以提高合金的硬度、强度或电性磁性等。这样的热处理工艺
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, 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、韧性配合的
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; 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, 它不仅能使工件
不氧化,不脱碳,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, 提高工件的性能,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
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, 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。 为了只加热工件
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, 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, 即在单位面积的工
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,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。 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
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, 常用的热源有氧乙快或氧丙烷等火焰、 感应电流、激光和电子
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、 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。化学热处理与表
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前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。 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、盐类
介质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 (气体、液体、固体)中加热,保温较长时间,从而使工件表层渗 入碳、氮、硼和铭等元素。渗入元素后,有时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。化学 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、渗氮、渗金属。
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。 大体来说,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