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爆发!从零下200℃到地底9000米!湖南钢铁三巨头“智”造奇迹
2025年2月,湘钢“中厚板制造全流程云+AI智能工厂”入选我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,标志着传统钢铁行业正式迈入“数字孪生”时代。
通过与华为云Stack的合作,湘钢构建了覆盖炼铁、炼钢、轧制全流程的100多个智能场景。以智慧配煤为例,大模型通过分析10年历史数据与实时原料价格,动态生成最优配比,年节约成本超2亿元。央视纪录片《云上万象中国》镜头下,无人天车与AGV运输车在5G网络指挥下精准协同,将生产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在长江黄金水道上,搭载涟钢LGHM400高锰钢燃料罐的千吨级LNG船舶正批量交付。这款含锰量达24%的低温压力容器用钢,以零下200℃仍保持3倍于国标的冲击韧性,成功替代进口9%镍钢,使单船建造成本直降30%。
此前,船用LNG燃料罐技术长期被日韩企业垄断,涟钢联合产业链伙伴历时两年攻关,突破高锰钢连铸生产瓶颈,于2023年5月试制国内首台高锰钢LNG燃料罐,并通过中美法等五国船级社认证。
如今,该材料已拓展至液氢、液氨储运领域,为全球绿色航运提供“中国方案”。2024年,涟钢更以“低温高锰钢+硅钢”双轮驱动,助力湖南新能源汽车与特高压产业升级,年出口额突破50亿元。
当新疆油田清北1井的钻头抵达9056米地层时,衡钢研发的HP-2S特殊扣套管正承受着190℃高温与170MPa超高压的双重考验。
这款采用纳米涂层与螺纹密封强化技术的高端产品,以98%的连接成功率刷新行业纪录,助力我国陆上第二深直井成功开采
面对超深井中硫化氢腐蚀与地应力突变难题,衡钢创新“热轧+控冷”工艺,使套管抗挤毁强度提升40%。目前,其产品已应用于南海油气田、页岩气开发等30个国家重点项目,年产能达20万吨,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%。
从湘钢的“黑灯工厂”到涟钢的绿色船舶材料,湖南钢企正以技术革命重塑产业生态。涟钢开发的0.15毫米超薄硅钢片,使新能源汽车电机能效提升5%;湘钢利用AI优化废气循环,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1.5万公顷森林。而衡钢的耐蚀套管,则将油气井寿命延长至15年以上,减少50%的重复开采污染。
当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遇见百年炼钢炉,当高锰钢突破深海极寒,当特殊扣套管刺穿地壳岩层,湖南钢铁军团正以“硬科技+软实力”的双重突破,书写着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、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转型史诗。
这场变革背后,是3000多项专利的积累、200余项行业空白的填补,更是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